長達一年多的芯片荒最終迎來了大轉折
市調機構海納國際發布報告,今年6月份全球霍爾元件 等芯片平均交付周期為27周,相比5月芯片平均交貨周期的27.1周,交期已有所縮短。
該機構稱,一些主要公司的芯片交期連續兩個月出現下降,有些公司的芯片交期降幅甚至高達45%。
多種芯片交期大幅縮短
據Susquehanna數據顯示,有些半導體器件的交付周期降幅高達45%,交付周期降幅最大的是微控制器(MCU)、電源管理芯片和存儲芯片。
Susquehanna提到,存儲芯片的一大分支DRAM芯片,去年三季度開始,需求逐漸下降,芯片缺貨緊張情緒也開始緩解,DRAM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,價格便開始有所回落。雖然今年年初受到原廠減產影響,價格在短暫的反彈后,便再度走低。
還有消費類電子芯片,據媒體報道,韓國統計廳前不久發布的數據顯示,5月份芯片庫存較上年同期增長53.4%,為四年多最大增幅,表明全球電子產品中使用的存儲芯片需求放緩。
市場分化,兩大類芯片熱火朝天
不過,雖然消費級半導體“凜冬已至”,但市場開始分化,數據中心及車用芯片等的需求依然熱火朝天。
Susquehanna提到,現場可編程門陣列(FPGA)的交付時間仍然最長,維持在52周,可能是整個生態系統中產能最受限的細分領域。
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博士更是表示,數據中心芯片等需求依然旺盛,有助于抵消消費電子半導體需求的部分衰退。Counterpoint Research 統計數據顯示,2022Q1全球蜂窩模組的出貨量同比增長58%;出貨量的提升主要來源自于智能表計,工業,路由器/CPE,汽車和POS領域的需求增長。
同時,汽車芯片業依然處于緊缺中,縱觀業內情形,車用芯片還是很搶手,晶圓代工廠投片量至今并未減少。反而是如果有其他應用由于需求降低而釋出額度,制程又適合車用產品生產,還是會繼續去爭取晶圓代工廠的產能支援。
加上國內正在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,出臺一系列規劃和政策,如《關于搞活汽車流通 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》、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(2021-2035年)》,以刺激更大的消費力度和相關產業鏈的形成及完善,這必然會催生更多車用芯片需求,使得汽車芯片市場更加火熱。
芯片繁榮景象消退兩大主因
全球芯片供應短缺已持續近兩年,但近來半導體產業雜音不斷。業內分析,半導體繁榮顯現疲態有兩大主因。
在疫情爆發初期,民眾曾掀起購買筆記電腦和其他電子產品的熱潮,但這股狂熱已經消失,受通膨影響,想要升級電腦設備的消費者因此縮手。
此外,市場對加密貨幣的追捧也在消退,受加密貨幣市場崩跌影響,過去在疫情發生初期,民眾等在電腦商店門外搶買加密貨幣挖礦芯片、高端電玩芯片等景象已不再。
多家半導體廠商包括英特爾、英偉達等相繼提出警告,預料市場情況即將走下坡。
英特爾財務官David Zinsner在6月時透露,下半年前景有更多雜音,該公司在6月暫時凍結PC芯片部門的招聘,并采取其他降低成本措施;因加密貨幣挖礦與電玩事業需求趨緩,另一芯片大廠英偉達也正在縮減人力招募。
而根據前文所述的海納國際研究報告,今年6月全球芯片平均交期比5月芯片縮短1天,顯示芯片荒已有改善跡象。
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則表示,芯片短缺問題比預期更早得到緩解,主要原因在于消費電子產品市場減速以及國內復產復工等。